洗牙

洗牙的功效

  1. 去除牙菌膜和牙結石:
    牙菌膜是一種細菌形成的黏性物質,若不定期清除,會硬化成牙結石。洗牙能有效去除這些積聚物,預防牙周病和蛀牙。
  2. 去除表面污漬:
    洗牙能消除由食物、飲料(如咖啡、茶)和吸煙引起的牙齒變色,恢復牙齒的自然潔白。
  3. 及早發現牙齒問題:
    在洗牙過程中,牙醫可以識別蛀牙、牙齦疾病或其他口腔問題的早期跡象,從而及時進行治療。
  4. 促進牙齦健康:
    通過去除牙結石和細菌,洗牙有助於減輕牙齦炎症,預防牙周病的惡化。

洗牙治療流程

  1. 全面口腔檢查:
    評估牙齒和牙齦的健康狀況,以確定所需的清潔程度。
  2. 超聲波洗牙:
    使用超聲波儀器去除牙菌膜和牙結石。
  3. 專業拋光去漬:
    使用拋光劑平滑牙齒表面,利用空氣噴射蘇打粉混合物去除牙漬,使牙齒光滑亮白。
  4. 個人化口腔護理指導:
    提供客製化的口腔衛生建議。

洗牙常見問題

洗牙可以美白牙齒嗎?

洗牙能去除由牙菌膜、牙結石及咖啡、茶、吸煙等外部因素引起的表面污漬,使牙齒看起來更亮白。

 

然而,它並非美白療程。如需顯著美白,建議進行專業牙齒美白治療或美容療程。

洗牙會傷害琺瑯質嗎?

不會,洗牙不會損害琺瑯質

琺瑯質是人體最堅硬的物質,洗牙使用的超聲波震動僅去除牙菌膜和牙結石,對琺瑯質無損傷。

洗牙後牙齒為何變得敏感?

洗牙後牙齒敏感是因為去除牙結石後牙根外露,牙根未受琺瑯質保護,因此可能對冷熱食物產生敏感。

這種情況是暫時的,通常幾天或幾星期後會自行緩解。

使用抗敏感牙膏避免食用過冷或過熱的食物與飲品可幫助減輕不適。

洗牙會把牙縫弄闊嗎?

不會,洗牙不會擴大牙縫

去除牙結石和牙齦消炎後,可能產生牙縫變闊的錯覺,但這並非牙齒結構的實際改變。洗牙有助於維持牙齦健康,防止牙齦疾病導致的牙縫擴大。

多久洗牙一次?

一般建議每6至12個月洗牙一次。

高風險人群(如牙周病、糖尿病或吸煙者)可每3至6個月進行一次。

牙醫會根據您的口腔健康狀況建議合適的頻率。

哪些人需要更頻繁洗牙?

以下人群應更頻繁地接受洗牙:

  • 牙周病患者:預防病情惡化。
  • 糖尿病患者: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牙齦疾病。
  • 吸煙者:吸煙會增加牙結石積聚和牙齦疾病的風險。
  • 孕婦:懷孕期間荷爾蒙變化可能導致牙齦炎症。
  • 牙齒矯正患者:牙箍可能使清潔牙齒變得困難,導致牙菌膜積聚。
洗牙會很痛嗎?

如果口腔衛生狀況良好,洗牙通常不會很痛。

不過,有些人可能會感到酸軟、疼痛,甚至輕微流血,這通常是因為患者本身有牙齒問題,例如長時間未洗牙、牙結石已深入牙齦,或患有牙周病但未及時治療。

若感到疼痛,應立即告知牙醫,以便調整治療或提供額外護理。

洗牙能改善口臭嗎?

可以,洗牙能顯著改善口臭(halitosis),因為它去除了導致異味的細菌和牙結石。這些細菌會產生硫化物,這是口臭的主要來源。此外,洗牙有助於預防牙齦疾病,這是口臭的常見原因。

然而,持續性口臭可能與其他因素有關,如糖尿病、肝病或腎病、口乾症(xerostomia)、呼吸道或消化系統問題。

問題:手動牙刷與電動牙刷有什麼區別?

功能特點 手動牙刷 電動牙刷
牙菌斑清除效果
刷牙技巧要求
刷牙技巧要求
刷牙技巧要求
使用便利性
使用便利性
附加功能
通常配備計時器和壓力感應
使用便利性
需完全手部靈活度
對手部活動受限者更友善

臨床證據:

  • 2014年Cochrane研究指出:電動牙刷使用3個月後,牙菌斑清除效果優於手動牙刷(11-21%改善)
  • 只要正確使用,兩種牙刷都能維持良好口腔健康

選擇關鍵: 最有效的牙刷是使用者能夠持續正確使用的那一種。